一、校園環境藝術化的概念:環境藝術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是人類對其生存環境的整體設計,也是一個協調各門類藝術的整合體。它包含了人的活動范圍和空間,也是人類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存質量、創造理想生存空間的有效手段。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環境對人的影響,人的任何活動都與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這就形成了校園中的人與環境的關系。如果從藝術的角度去認識環境,又會是另一種感染和影響,這便是人與境、心與物的交融,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深刻的思索。
從環境與人這個主體的遠近關系,環境的構成關系、環境的空間有關系這幾個角度出發,理論家對環境藝術的概念的定義是不同的。從環境藝術各個關系(即從環境中從工、非人工因素的相互關系)上看,環境藝術被稱為“關系的藝術”。從環境藝術組合方式上看,環境藝術的目的在于環境中諸多要素的組合的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即蘊含在設計中的美學意義,因此,環境藝術又被稱為“整體的藝術”。而校園環境藝術化更應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即意味著智力與人格的發展,又是個體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環境藝術也可被稱為“發展的藝術”。
二、校園環境藝術化的原則和特征:
校園環境藝術這一形態體系,是一個正在不斷更新的“家庭”,基于這一特質,首先讓我們來注意調控優化校園藝術化環境應把握或遵循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校園環境是培養人的場所,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都可能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對校園環境任何一處的裝飾點綴都必須慎重考慮其教育意義。這一教育性原則主要就是要求教學環境的裝飾設計和布置都應把啟迪學生的思想、激勵學生個性的發展放在首位,在實施和操作中充分體現各種環境因素的多元教育意義。
2.科學性原則:就是要求校園環境的建設和美化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學規律,要遵循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建筑學、衛生學、社會學、美學等基本原理。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通過合理的調控優化,使校園環境真正成為科學與藝術的統一體。
3.實用性原則:校園環境的設計建設和優化應當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條件,本著經濟、實用、有效的宗旨進行。應當立足本地、本校實際和自身經濟能力,搞形式主義應付檢查的做法要不得。
基于以上原則,聚奇認為校園環境藝術有這樣幾個特征:
第一,校園環境藝術是多門類、多科學構成的藝術整體,與其相關的學科多達10多種,它們不是簡單的重復附加,而是存在著深層交叉的協調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是美學、設計學、建筑學、園藝學、廣告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體工程學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層次有機的整體。
第二,校園環境藝術是多渠道的受眾藝術,在滿足教育功能及設計美化的同時,要最大限度滿足師生的活動需要,通過各種環境要素的構成關系參與審美。
第三,校園環境藝術應是動態的藝術,時空的變換促使校園環境藝術的設計也隨著變化。一個整體成熟的校園環境設計,往往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要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考驗,因此也可以說它是一個時空的藝術。